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CET)報名官網入口:http//cet.bm.neea.edu.cn
更新時間:2023-04-25 10:54:33作者:會知網
為落實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政策,2023年,甘肅省繼續面向全省農村和脫貧地區實施國家專項計劃、高校專項計劃和地方專項計劃(以下統稱為“專項計劃”)。為進一步提高我省專項計劃完成率,確保專項計劃招生切實惠及考生,維護考生利益。根據教育部要求,從2023年起,往年被專項計劃錄取后放棄入學資格或退學的考生,不再具有專項計劃報考資格??忌谔顖髧覍m椇偷胤綄m椪骷驹笗r,默認考生服從專業調劑。
一、專項計劃的招生對象分別是哪些學生?
(一)國家專項
國家專項計劃主要面向我省原58個集中連片貧困縣(市、區)的高中畢業生,不區分農村和城鎮戶籍。
我省原58個集中連片貧困縣為:
1.蘭州市:永登縣、皋蘭縣、榆中縣;
2.白銀市:靖遠縣、會寧縣、景泰縣;
3.天水市:清水縣、秦安縣、甘谷縣、武山縣、張家川回族自治縣、麥積區;
4.武威市:古浪縣、天祝藏族自治縣;
5.平涼市:崆峒區、涇川縣、靈臺縣、莊浪縣、靜寧縣;
6.慶陽市:慶城縣、環縣、華池縣、合水縣、正寧縣、寧縣、鎮原縣;
7.定西市:安定區、通渭縣、隴西縣、渭源縣、臨洮縣、漳縣、岷縣;
8.臨夏州:臨夏市、臨夏縣、康樂縣、永靖縣、廣河縣、和政縣、東鄉族自治縣、積石山自治縣;
9.隴南市:武都區、成縣、文縣、宕昌縣、康縣、西和縣、禮縣、徽縣、兩當縣;
10.甘南州:合作市、臨潭縣、卓尼縣、舟曲縣、迭部縣、瑪曲縣、碌曲縣、夏河縣。
(二)高校專項
高校專項計劃要求定向招收邊遠、原貧困、民族等地區縣(含縣級市)以下高中勤奮好學、成績優良的農村戶籍學生。我省高校專項的實施區域為原58個集中連片貧困縣(市、區)及酒泉市肅北蒙古族自治縣、酒泉市阿克塞哈薩克族自治縣、張掖市肅南裕固族自治縣等3個少數民族自治縣。
(三)地方專項
地方專項計劃面向全省范圍內具有甘肅農村戶籍的考生。
二、我省考生報考專項計劃應具備什么條件?
(一)國家專項
國家專項計劃報考學生須同時具備下列三項條件。
1.符合2023年普通高校招生統一考試報名條件;
2.考生本人具有實施區域當地連續3年以上戶籍,其父親或母親或法定監護人具有當地戶籍;
3.考生本人具有戶籍所在縣(市、區)高中連續3年學籍并在學籍學校實際就讀。
(二)高校專項
高校專項計劃報考學生須同時具備下列三項基本條件:
1.符合2023年我省普通高校統一考試報名條件;
2.考生本人及父親或母親或法定監護人戶籍地在實施區域的農村,考生本人具有當地連續3年以上戶籍;
3.考生本人具有戶籍所在縣(市、區)高中連續3年學籍并在學籍學校實際就讀。
若有關高校在此基礎上增加其他報考要求,會在招生簡章中公布,考生填報前應仔細查看相關院校招生簡章。
(三)地方專項
地方專項計劃面向甘肅農村戶籍的考生,戶籍信息以2023年普通高校統一考試招生報名時采集的戶籍信息為準。
三、專項計劃考生填報批次是怎么設置的?
(一)國家專項
1.我省國家專項計劃分部屬及省外院校國家專項計劃和省屬院校國家專項計劃。國家專項計劃分別在本科提前批A、B、C段。部屬及省外院校國家專項計劃在本科提前批B段;若有政審、面試、體檢、定向等特殊要求的國家專項計劃,在提前批A段;省屬院校國家專項計劃在本科提前批C段。
2.部屬及省外院校(含蘭州大學、西北民族大學)國家專項計劃面向全省原58個貧困縣(市、區)分專業安排在本科提前批A段或B段編制招生來源計劃;省屬院校國家專項計劃面向全省原58個貧困縣(市、區)分縣(市、區)、分專業編制,安排在C段,即具體招生計劃數分解到原58個貧困縣(市、區)。
3.考生報考國家專項計劃時應對照自己分數認真查看招生院校執行的是本科一批分數線還是本科二批分數線。
(二)高校專項
1.高校專項考生填報批次設置在本科一批H段,只設置一個志愿。
2.2023年高校專項計劃的報名申請在教育部陽光高考平臺(網址為http://gaokao.chsi.com.cn/gxzxbm)進行。
4月25日前:考生在教育部陽光高考平臺填寫、提交報名申請信息;
5月中旬:省市完成考生基本條件審核并公示通過審核名單;
5月底前:高校完成考生其他條件審核并公示通過審核名單;
6月7日至9日:考生參加全國統一高考。
3.高考后至成績公布前:高校確定并公示資格名單,部分試點高校組織考核;高考成績公布后:考生填報志愿,高校完成錄取并公示。
(三)地方專項
2023年甘肅省實施地方專項計劃的高校由省內本科院校承擔。具體承擔院校及計劃以省教育廳最終下達的為準。地方專項考生填報批次設置在本科提前批D段。
四、我省2023年實施高校專項計劃的院校主要有哪些?
我省今年實施高校專項計劃的院校主要由教育部直屬高校和教育部規定的其他高校承擔。
(一)教育部直屬高校(72所)
(二)其他高校(23所)